【文/观察者网 李泽西】 据《纽约时报》当地时间6月1日报道,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抬高债务上限、削减部分开支的法案,最终结果为63票支持,36票...
李偘是谁(李偘是谁)

---画以诗为魂
我国文明肇始于“天人合一”之主体精力,其思维方式以类比联想为特质,重感悟、重性灵。这便极有益于文明艺术之繁殖与开展。《尚书》中“诗言志,歌永言,声依永,律和声”。故“诗乃文学之祖,艺术之根”。
诗是一种用高度凝练之言语形象、节奏韵律之美以表达认识情感之文学体裁。
至于绘画,古今界说繁芜,吾不苟同,窃以为:“画者,载也,借形立象,以象逼真,神乃思维、认识、情感之谓也。”固然,诗与画是两种不同体裁之艺术类别,它们在选材立意、技艺层面审美价值取向上各有差异,然而在文明艺术的我们族中却依然是同根同宗,不论是在精力内在和方式外延总是血肉相连。
钱钟书在《我国诗与我国画》文中这样以为:“它们不但是姐妹,并且是孪生姐妹”。苏东坡(北宋)曾云:“文者无形之画,画者有形之文,二者异迹而同趣。”从某种层面而言,诗是画之延伸,画是诗的演绎。若以“诗中有画”之观念回忆千古诗歌,比如,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“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望长城表里……还看今朝。”苏东坡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……”其中所描绘的岂不是一幅幅汹涌澎湃之画卷?再读李白、杜甫、王维如此,之诗中之画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,那就是一串串活动的连环画卷。还有陶渊明、谢灵运,更是山水田园诗开山开山祖师,寄情山水之情怀,就是我国山水画之精力其源之滥觞。诗中有画即跃然离纸,诗中无画常常会魂无附体,情无所托,便极易流于无病呻吟,虚妄轻贱之嫌。

李侃作
若以“诗情画意”之说来透析绘画(这儿主要指山水画),山水画唯我国之独有,因其最能体现我国人的哲思情怀。
我国画是写意画,这“意”就是“诗意”。诗在结构上讲起、承、转、合 。我国画之构成称“规矩”一词,原本就是借诗文之理念,其运营上的真假、主次、开合,岂不与诗同辄。我国画在微观上对空间处理上,推远、拉近、上下、左右,随意位移,所体现的是灵的空间。它不仅仅体现纵、横、深三维,还需加上时刻活动和认识穿越之两维,至少是五维空间。这种流变、通透、玄化的空间,也就是诗化的空间。
诗用比兴赋诸法,画技中有比、间、照应、借代、取舍、夸大等生发、演化之无量变数。诗讲平仄节奏 ,画中点滴皆有阴阳向背,笔笔有干湿浓淡、轻重缓急。
诗讲韵律,画中笔墨无韵则死。何谓韵?生发、机变、灵妙、天趣也。吾未必言中,韵本就是可悟而不行言之物,君欲得真解 ,那便请读晓岚、晚霞、水中月、雾中花 、少妇腰肢、幼儿美瞳,自可悟得。赏识画作,不止看、观,而是要读,即所谓“名画要如诗句读”,读是感悟、品尝、遐思,再发明。

李侃作
读画领先揽“气韵生动”。此气者:气候、气势、气氛、气质。此韵者:神彩、风韵、魅力。生动者,生机盎然、超然神迈。气韵生动即精力境地。然后再静参画中情、墨中韵、状物涵义、人文内在……一言以蔽之曰:画境即诗境、墨韵即诗韵。嗟乎,诗与画“二者异迹而同趣”何有谬哉?其次,诗意画为先有诗然后有画,即借诗意选材以开辟画境。题画诗为先有画然后有诗。画作初就,情长画短,意犹未了,再赋诗题跋。并铃印铭记,方为乐成。需求清晰着重,无论是诗意画,仍是题画诗,并非是彼此注释与翻版,而是意境之从而丰厚、拓宽、再发明。若二者之间,牛头马嘴、南辕北辙,那就是破落。一幅上好画作,再有精巧诗句,再以潇洒并与画作笔匹配之书法,题于画面之上,再铃上几枚精巧印章,这样诗书画印调和完美的组合,如此规矩绚烂若锦,意韵无量,这就是我国画高雅、奇特的风神。
自魏晋形而上学之重视品格精力,寄情山水,开理论先河,山水画便以借天然以写人文精力之特质而诞生,然后成于唐,鼎盛于宋,提高于元,历明清,至今一脉相承。我国画之发明与评论,是尚气韵、重境地。境地是哲思情怀、品格精力。
王维为文人画之开山祖师,“诗情画意”着重“笔墨至上”后,千年来,星光绚烂,一切我们无一不是才高八斗诗书画共臻的文豪。现代吴?、齐、潘、黄、张、李、傅等堪为世范。绘画是文明艺术,终究拼的是文明涵养。画家若不通诗文,便必定流于庸俗,安登大雅之堂?今世态浮躁,国粹流俗。
吾爱中华文明,以书画为本分,倡经典主义,焉敢不修诗文,愧对祖先,亵渎笔墨乎?
2020年岁首于青州
黄山云烟
奇石戈岭剑锋雄,壁挂龙蛇啸长风。
云出鸿蒙戏魔幻,当惊造化有神工。

李侃作
烟 雨 漓 江
奇幻飘渺米家山①,凤尾摇曳舞翩翩②。
二月荡舟漓江上,不去瑶池作神仙。
注: (1)米家山指宋书画我们米友仁米芾用大浑点积墨而成之云烟中山景。
(2)凤尾指凤尾竹,是桂林天然面貌典型植物之一。

李侃作
依 山 傍 水
背倚凤屏居面南, 水绕四泽惠风暖。
耕田种桑有膏壤, 国泰民安福永绵。
2014年初夏

李侃作
夜 青 州
日暮云门吐紫烟,宋城灯光光灿灿。
杯盏急,歌舞伴,情男欲女正纠缠。
纠缠婉转黄花愁①,忧乐全国范公怨②。
自古名贤多孤寂, 营丘寒林伴冷砚③。
冷砚一池油烟雨,落纸八尺云驼山。
龙山东夷文脉远,掷笔抬头悟天玄。
注:①李清照有“人比黄花瘦”名句;
②范仲淹有“先全国之忧而忧,后全国之乐而乐”。青州皆有纪念祠。
③ 营丘乃宋画家李成,善作寒林。“冷砚”者,吾砚。
2009年夏于青州

李侃作

李侃
李侃,工作书画家,一九六零年生,陕西咸阳人,2005年始旅居青州。李侃髫龄起受家训始习书画,几十年上下求索,笔墨共进, 终构成自家清和雅逸之画风。先生以“敬天爱人,吾斯惟真”为艺帜。倡经典主义。常以完美之全景式构成,融北骨南韵、写古意今情。所作古意山水高古高雅;现代山水壮美华瞻。皆老少皆宜。近十几年来已有三千多幅佳作行世。先生书法骨傲神俊,卓著不群。
李侃处人治学不媚世、不跟风、不示张扬,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半闭关之幽静中冷眼观物,悉心治学。文、史、哲、诗、书、画皆有所涉。李侃著有《三玄集注》《道德经新解》《李侃画语录》《李侃题画诗选》《常用汉字快写法》等。先生思维独立,见地卓异,是一位朴实的文明人、学者型书画家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